1.描写苏州枫桥景色的句子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 张继《枫桥夜泊》)
2、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唐】杜牧《渡吴江》)
3、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唐】白居易《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
4、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唐】李远《吴越怀古》)
5、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
2.枫桥美景的语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这首著名的《枫桥夜泊》,不仅使寒山寺因此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也使枫桥从此成为一个惆怅愁怀的代名词。
今天的枫桥,早已不是张老先生失意之时的枫桥了,桥的两边,游人如织,个个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我在众人之中,凝望先生愁眠的雕像,看着来来去去的人们以愁眠的先生为背景,将浅薄的笑容定格在某一个无知的时间之中,我的内心涌起一阵悲哀。
张老先生,请恕我们打搅了您的千古清梦,今日此时,太阳正灿烂,明月尚在山岭之后,曾经啼叫过整个唐朝的乌鸦也早已不知去向,点点渔火亦消隐在历史的时空,唯有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尚在,唯有江村的枫桥尚在。秋霜未至,那丝丝缕缕的朦胧愁绪,我唯有向江中流水询问,向历史时空打探。
3.关于枫桥的诗句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注释] 1.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江枫:江边的枫树. 4.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5.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 6.姑苏:即苏州. 7.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 〔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赏析]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夜半钟声到客船。
4.枫桥夜泊的句子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参考译文
月落和乌啼那边暮色朦胧漫天霜色。
孤零零的江春桥与枫桥之间伴着江面渔船上的星星灯光也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简析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入,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
5.《枫桥夜泊》的名句是什么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原文:
《枫桥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赏析:
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诗歌一、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
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
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内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释义:
诗人夜晚住宿在枫桥的船上,夜深之时忽然听到远远的传来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敲钟声。
4.写作背景: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
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
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
是写愁的代表作。
6.描写枫桥的诗句
枫桥诗
【作者:陈舜俞】
【年代:宋朝\代】
二十送上乡老书,白发堂上欢愉愉。
岐亭酒罢不忍别,二百馀里来姑苏。
枫桥古岸冬十月,霜风切骨草木枯。
拜起欲去更付嘱,携手泫然双泪珠。
明年偶中崇政第,赤城山下欣迎扶。
穹苍不与夺荣养,星霜未周罹明诛。
颜色不见已三岁,肝血泣尽留形躯。
隐沦无业养慈老,骫骳又作卑官图。
还道枫桥旧别地,依依风物春阳敷。
人烟山色一如昨,齿发独改亲则无。
万杵入心交落涕,水边且欲留行橹。
平生一天已无戴,纵得寸禄何为娱。
时乎穷达又未决,行矣愿报生前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