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的青春不迷茫经典语录台词 林天骄高翔说过的话及台词
1.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爱人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2.我们学会了解了自己,才知道自己多不堪。我们学会了了解别人,才知道别人多宽容。
3.当初都是一群人上路,后来都需要一个人独处。都曾希望任何人给自己发短信,拿起手机却又不知道应该打给谁。但只有经过了这段,才有回忆的笑谈。
4. 我若不喜欢你,怎会和你做朋友?我若喜欢你,怎会仅仅与你做朋友?
5.一些人存在的意义总归是让另一些人成长,然后消失。
6. 所有的青涩都是最美的,最后的遗憾都是印象最深的。
7.青春没有选择,只有试一试。
2.勿欲燕鹊之志慕鸿鹄而高翔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这句话出自南朝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其中“燕雀”、“鸿鹄”之说,显然又是化用《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这句话出自南朝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燕雀:比喻庸者,言其眼界狭小; 弃 :放弃 慕 :仰慕 鸿鹄(hú):比喻胸怀远大之人。
意思是:放弃燕子麻雀那样的小志向,而像大雁天鹅一样高飞。比喻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作者简介 丘迟(464—508)南朝梁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灵鞠之子。
初仕齐,官殿中郎。入梁,官司空(一作司徒)从事中郎。
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 与陈伯之书 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领兵北伐,陈伯之屯兵寿阳与梁军对抗,萧宏命记室丘迟以个人名义写信劝降陈伯之。
《与陈伯之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一封政治性书信。
3.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意思是: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仰慕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
出自南朝梁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原文选段: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译文:
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
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
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下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历史上南北朝可以说是内战不断,纷争不休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过宋、齐、梁、陈四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
作者和陈伯之二人虽是同朝为官,却是文武相对,德行相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后来作者《与陈伯之书》的产生。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领兵北伐,陈伯之屯兵寿阳(今安徽寿县)与梁军对抗,萧宏命记室作者以个人名义写信劝降陈伯之。
《与陈伯之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一封政治性书信。陈伯之收到这封劝降信后,为书信的情理所慑服,不久就率八千之众投降。
赏析:
文章开头用了一组气势磅礴的对比,描写陈伯之原来的风光和如今的狼狈。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这几十个字把陈伯之勇武善战、审时度势的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其后又把陈伯之取得的诸多骄人战绩进行了一番渲染。
于是,这与后文“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种而鼓战,对穹庐以屈膝。义何劣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陈伯之今昔境遇的极大不同,又暗含对陈伯之已经失去,识时务、英勇等品质的讽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与陈伯之书